•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4-05-28 浏览次数: 48

     

    很高兴基金会在这里邀请教育部🗳,尤其是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的这段的发言。

      在中国建设现代职教教育体系📿,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其实现在职业教育🕷,在世界、在发达国家,在欧盟国家,已经不是很新鲜的一件事👩‍👩‍👧‍👧,但是在中国的教育结构当中🪪,恰恰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就业的优先战略,并提出今年的就业目标叫一千万🙇🏼‍♀️,那么我们的失业率控制在4.6%之内,需要教育与增长、与就业之间建立一个积极促进的关系,那么我们事实上怎么样呢👨🏽‍⚕️,距离这个关系和目标的实现,从教育角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从教育角度看,我们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形势是这样的,我们大约每年出生1700万人🧝🏻‍♂️,每年就业市场应该容纳的劳动力♕、新增的劳动力1700万,1700万当中🧙,受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毕业的孩子,大概是在1400万左右🦶🏿🏊🏽。那么大学生是700万左右,在这些大学生当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里面,受到职业教育的应该有1100万👩‍🌾🔱,那么从需求来看,新增长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大家都知道。短期来看,突出的一个重要矛盾它的表现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比较突出的🔣。我们每年毕业很多大学生🛌🏽,我现在只讲大学生🛀🏽,去年毕业了699万,但是我们的就业率才达到77.4%👨‍🔬,我们也搞了一个调查,就是说2011届大学生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月收入占了25%,属于比较低的。企业🤦🏻‍♂️,尤其产业升级,产业转型🤘,站在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而且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要两个🪷、我们只能提供一个👨🏽‍🔬。

      中长期来看🕹,产业加速转型和高技术的技术型的人才匮乏的矛盾也非常突出🙌🏽👲🏽。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那么转型升级的过程,需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什么样素质的提高呢🐝,是站在生产一线,尤其现代企业是哑铃型的职工结构🌺❣️。一面是研发人员🛀🏻,中间是生产一线,后面是销售服务人员,我们的教育和现在这种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现在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一线需要的劳动者,最近我在这里引用蔡昉所长曾经做了一个对比,说中国到底缺不缺大学生,我们到底大学生多了还是少了👮‍♀️,我们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概在700万左右⇾,我们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还有800万👨🏻‍🌾🧑🏽‍🎨,这是1300万,当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就业率很高🎍,是95%。那么其中高等教育就业率77%,这个数字大家都比较清楚。那么我们大学生到底多还是少了呢,这里面有一个对比。在农业领域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中国是0.6%🙋🏽‍♂️,美国24.6%,制造业中国10.3%,美国30.6%♡👴🏼,交通业,中国10.8%🙍🏿‍♂️,美国27.1%🪥,商贸业11%,美国28.6%,表明我们高等教育的人数没有多🚦、没有过剩,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办什么类型的大学非常重要👬。核心就是就业问题,06年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当中没有倒下的国家,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它的教育结构非常符合他们的产业的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接的很紧密,我们看了一组数据🧀,失业率比较高的国家,特别是教育结构出了问题🧁👴🏿,和产业结构产生了差距,不对接👛。失业率低的国家,德国、瑞士、还有欧盟的一些其他国家🙎🏿‍♀️,荷兰、包括奥地利,那么也包括美国🤯,用学院的方式来进行加大职业教育类型的培训和培养,所以我们认为这组矛盾主要还是教育结构的问题👐,它的现象是教育结构,其实是高等教育和教育类型的一个问题🏌🏼‍♀️。那么职业教育🦵🏿,在很多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尤其是实体经济比较强大的国家,产业升级很大的国家,我们称之为核心竞争力在全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它占的比重很大。人力资源结构当中,德国占了78%🚣🏿‍♀️,学术型的占了22%,瑞士是占了82%,学术型的占了18%,是这样一种人力资源结构支撑了它的经济结构,还有实体经济有了这样的不可摧跨的发展,可以不断提升。

      那么解决这个矛盾的核心是什么,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现代职业教育,所以我们把职业教育前面加现代两个字🏌🏿🐪,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完整的话。为什么叫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不是传统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是叫技术技能型🧑🏿‍🎓🫳🏽。我们原来讲职业教育,只讲技术♟、技能。随着我们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个现状来看,技能以技术为基础的,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叫技术技能型🛃🧜🏽,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那么最近在上个月26号👸🏻,国务院已经通过了一个决定🥸,叫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那么这个决定事实上解决了教育改革以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实行中国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那么这个结构在哪一个层次调整呢,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大学阶段进行战略性调整。那么战略性调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个是我们提出中国要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用中国人的话叫,学中做👨‍🦼、做中学🙋‍♂️,那么这个经验👩‍👦‍👦👃、这个模式、这个机制,我们当然也借鉴了德国、瑞士,当然也包括奥地利、荷兰一些国家的经验👓。当然我们也借鉴了美国的经验🕯,搭起了中国的一个新的类型教育,叫做现代职业教育。这个教育的体系目标很明确👰🏿‍♀️,就业为导向,所以整个人才的培养模式全部变。

      第二🧓🏼,建立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

      那么虽然产业升级,我们需要大量的站在生产一线的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还有劳动者,所以这个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为生产一线培养这样的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

      我们有2500所高等职业教育,我们1600-1700多所学校做这个类型的🌞,以职业技术教育为特点的这样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类型,第一所有的高职的定位就不要错位,不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

      第二,从普通高等教育来,第一我们99年以后升本的🤘🏿,因为中国的扩招大家都知道,是从2000年开始的,随着扩招,一出现了700多所本科院校,就要转型为技术技能型,那么这700多所加上1000多所,大概有1700多所高等教育要做这个类型的教育。就使得我们人才培养的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比例就由现在55%,普通本科,55%的模式是非技术技能型的,要接近到70%80%😱,这就是重大调整。

      那么这个调整要和企业合作办学。像德国学习、瑞士学习🦥💻,美国设计学院做的也很好,当然美国有很多高等院校做的也很好,我们强调的是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

      第四是构建开放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大家知道中国的教育、传统的教育和现代教育现状,职业教育是一个断头桥,没有立交桥👌,所以很多人说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学制短,第二没有希望⚆,我们搭建的这个立交桥,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专业硕士,以至于专业博士,那么计算起来如果说我们像德国一样⛹🏻‍♂️,像瑞士一样,从16岁开始因材施教的话,那么到21岁,他可以有7年的时间学技术技能教育♛,那么我们想象培养出的人才就相当符合生产需要😫,事实上中国这些年综合现代交通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还有物流业的发展,还有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都是职业教育贡献的人才。这些年👨🏻‍🦲,从10年开始我们贡献了5000万人才⛹🏽,如果没有这个职业教育,我们这些产业难以发展,我们5000万孩子们也无法就业。

      第五,我们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我们提出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教师和企业🈂️、校长和CEO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认知,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办学体制。首先我们对这类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发生变化🏋️‍♀️。我们的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我们的校长可以做校长,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做CEO😾,这就是我们设计这个体系,这个体系已经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了👩🏿‍🚀,我们最近就要公开🫄🏿👳🏻‍♀️。

    那么围绕着五个方面我们重点推进教育领域的四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是高考制度的改革🤷🏻‍♂️。

      中国的高考我们正在即将出台一个方案👱🏿,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第一种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技能加文化知识🧝‍♂️,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第二种高考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要分开。

      我们去年用六种渠道解决高考的起步问题,去年用第一种方式高考🚴🏽‍♀️,我们有140万孩子进入了这个类型的教育。这140万的孩子,还有三年毕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找到相当好的工作。

      第二,我们要把现有的职业院校的水平提高。要解决中职、高职衔接的问题👭,我们希望3+3六年学制🍵,我们也希望从16岁开始进行五年制培养🌂,我们也希望5+2等等多种模式,主要是解决职业教育学制太短,不能够系统地学习知识,不能够系统地掌握技能的问题,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二点👨🏼‍⚕️。

      第三,我们要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最近我们已经成立了联盟💇🏻,这个联盟报名极其踊跃🐥,我们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那么我们坚信如果你的就业率,你这个学校的就业率永远在60%🚣🏽‍♂️、50%左右,这个学校一定倒闭,如果你的定位不准👱🏻‍♀️,你这个学校一定倒闭👨🏼‍🍳,我们希望用市场的力量决定你倒不倒闭,现在很多地方院校看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所以也赢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赏。所以这个转型🙆🏻‍♂️,我们现在已经推出了,这600多所院校转型。什么概念呢,我们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是1200所,600多所正好占它的50%,那么这50%类型就变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我们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

      第四项就是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我们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职业教育不仅要进行学历教育💇🏼‍♂️,更主要的是进行培训,职业教育不分年龄段👨🏿‍🚒,不分时间,不分学习时间、不分学习模式🧑、不分学习的机制👸🏿,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学🧑🏿‍🎤,我们将大学毕业生没有技能的可以回来培训♤,我们将退役转业军人🏊🏽,还有农民工,全部纳入这个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不同年限、不同职业组合的培训🚮,有的可能是三个月𓀈,有的可能是择业培训,有的可能是技能培训等等💆🏿‍♂️。

      总之🧑🏼‍🌾,我们想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来解决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问题🤾🏼。

      那么调整教育结构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因为每年1700万孩子,不管读什么书都要就业👨🏼‍🦱,怎么解决增量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可以找到工作,通过教育部具体的四项改革,最终使我们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市场需求的结构,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法,我们的老师🔖,所有的观念都要紧紧围绕市场🧛‍♀️,从而解决就业增长与就业的包容性的问题。那么也希望各位关注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我相信这个文件出台之后,再过三年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它的结构就会更加合理,那么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谢谢各位。

     

     

    杏运专业提供:杏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运欢迎您。 杏运官网xml地图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 杏运